4月23日中国海军60周年海上阅兵全纪录

2009年4月23日14时20分至15时10分,中国海军史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海域成功举行,受阅过程 全纪录。

2009年4月23日14时20分至15时10分,中国海军史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海域成功举行。

     14时20分,海上阅兵总指挥吴胜利向胡锦涛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胡锦涛指示:“开始。”

中方海军编队受阅过程全纪录

参阅兵力

    中方受阅兵力包括舰艇25艘、飞机31架,受阅舰艇分为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和导弹艇群,受阅飞机分为9个空中梯队。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我国自行制造。

过程回放

长征6号、长征3号核动力潜艇长城218号、长城177号常规动力潜艇依次接受检阅。中国海军核潜艇公开亮相。

战略核潜艇与战术核潜艇的区别在于,前者发射弹道导弹,后者发射常规导弹。长征6号与长征3号分属中国092级与091级潜艇,服役均超过20年,还不属于中国潜艇队伍的最先进代表。传说中的094级(西方叫“晋”级)核潜艇并没有出现。

沈阳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各种导弹、雷达、火炮陈列舰艇之上,身着洁白海军礼服的官兵站坡列队向阅兵舰庄严敬礼。

同时海军航空兵的电子侦察机、警戒机、歼击轰炸机、歼击机、反潜机、救护直升机组成的九个编队临空接受检阅。

    电子侦察机临空,接受检阅。歼击轰炸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预警巡逻机、空中加油机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装备部队,拓展海军航空兵活动范围,并为水面舰艇部队夺取制海权奠定支撑。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

该舰2004年服役,装有先进雷达系统、垂直发射系统,海红-9防空导弹,拥有“中华神盾”美称。

警戒机临空,接受检阅。

广州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这是我国某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和平-09”多国联合军演,出访俄英西法四国。

歼击轰炸机编队临空,接受检阅。

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该舰先后出访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13个港口,接待外舰和外军高级官员访问达百余次。

    歼击轰炸机编队临空,发射72枚红外干扰弹,如同节日的礼花在空中绽放。

大连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

    歼击机编队临空。

    护卫舰兵力群正在驶来,最前面的是舟山号导弹护卫舰

    第二支歼击机编队临空。

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

洛阳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

    反潜直升机编队临空。

绵阳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

第二支反潜直升机编队临空。

芜湖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

    救护直升机拉出红、黄、蓝三色彩带,把人民海军建设成就浓墨重彩地写在海天之间。

沧州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

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载着260名海军陆战队员接受检阅。该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两栖船坞登陆舰的首舰。昆山舰的服役,填补了我国国内两栖船坞登陆舰的空白,更新了我军传统登陆作战理念,标志着我海军在中远海投送两栖作战兵力的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8艘涂着海洋迷彩的导弹快艇,疾驰而来,掀起阵阵浪花,向军委主席和各国来宾致敬……

    中国海军受阅编队全部通过,海上分列式结束。

检阅过中国舰队与飞机后,检阅舰调头驶过锚泊在海上的21艘来自14国家的外国船舰。按海军叫法,这种检阅法称“阅兵式”。

胡锦涛的检阅礼仪则由问候改为对外舰挥手致意。

外国海军编队受阅过程全纪录

参阅兵力

    前来参加庆典的有俄罗斯、美国、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泰国、法国、孟加拉、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14国的21艘舰艇。以作战舰艇、登陆舰厅、辅助船、训练舰的先后顺序,按吨位大小依次接受检阅。

    过程回放

    伴随着《检阅进行曲》,海上阅兵式开始。国际舰队检阅,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海上礼仪活动。

俄罗斯海军“光荣级”的“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首先接受检阅。该舰1989年服役,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共有官兵529人。 “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以强大的导弹、鱼雷和火炮系统闻名,被称为“航母杀手”。

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接受检阅。“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宙斯盾”系统并全面采用隐形设计的驱逐舰,代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最高水平。 “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隶属美国海军第七舰队,1995年10月服役,曾于2006年11月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南海某海域成功进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印度海军“孟买”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该舰2001年服役,共有官兵328人。

印度海军“兰维尔”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该舰1986年服役。

韩国海军“姜邯赞”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该舰2007年服役,是韩国新一代驱逐舰,共有官兵200人。

巴基斯坦海军“巴达尔”号导弹驱逐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284人。

新西兰海军“特马纳”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该舰1999年服役,共有官兵163人。在离开青岛后,“特马纳”号将继续访问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新加坡“可畏”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90人。该舰2007年服役时,被称为新加坡海军发展新一代海上作战力量的里程碑。

泰国海军“达信”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299人,曾于2004年访问中国上海。

泰国海军“邦巴功”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299人,曾于2005年访问中国上海。

法国海军“弗洛雷亚尔级”的“葡月”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该舰1993年服役,曾7次访问中国,2002年对青岛进行过友好访问。

孟加拉国海军“奥斯曼”号导弹护卫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300人。

澳大利亚海军“阿米代尔”级的“佩里”号巡逻艇接受检阅。该艇2006年服役,共有官兵21人。这个级别的巡逻艇是澳大利亚目前主要的近海防御兵力。

韩国海军“独岛”号运输登陆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400人。 “独岛”号运输登陆舰2007年服役,是韩国最大吨位的军舰,具备投送登陆兵力、指挥、防空、反潜等功能,相当于轻型航母。

巴西海军“加西亚德阿维拉”号两栖登陆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49人。该舰原为英国的“加拉哈德爵士”号后勤登陆舰,2007年服役巴西海军。

加拿大海军“保护者”号补给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335人。该舰于1969年服役。

澳大利亚海军“成功”号补给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237人。今天正好是这艘军舰服役23周年的日子。

巴基斯坦海军“纳斯尔”号补给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319人。该舰曾于2003年访问中国上海。

新西兰海军“奋进”号补给舰接受检阅,共有官兵319人。该舰1988年服役,曾于2003年与“特马纳”号护卫舰组成编队访问中国上海。

俄罗斯海军“索鲁姆”级辅助船 接受检阅,共有官兵38人。

    最后一艘接受检阅的是墨西哥海军“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 。该舰1982年服役,共有官兵263人。

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检阅完毕,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悠扬乐曲中,海上阅兵式结束。

中国媲美国际先进水准的攻击性武器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称,中国的主战坦克、底排增程技术、弹道修正技术、穿破甲弹技术等攻击性武器系统,都媲美国际先进水准。装甲武器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了装甲车辆的“机动、火力、防护”三大性能,并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装甲武器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称,中国的主战坦克、底排增程技术、弹道修正技术、穿破甲弹技术等攻击性武器系统,都媲美国际先进水准。装甲武器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了装甲车辆的“机动、火力、防护”三大性能,并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装甲武器体系。

  报告称,中国成功研制和应用大功率柴油机、快速燃烧、高增压、高温冷却等关键技术,使得主战坦克达到了可与世界先进装备抗衡的水准。

  中国目前拥有的最新主战坦克为99型,官方媒体在去年2月底首次刊发了“加强型”99A2主战坦克图片。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指出,99A2不但装甲升级,更在炮塔上面配备主动防护系统(APS)。

  俄罗斯媒体推测,99A2可能会装备中国已研制多年的140毫米口径火炮。这类火炮可以击穿包括美国M1A1在内几乎所有现役主战坦克的前装甲。

  台湾《亚洲防务》刊物指出,99式系列主战坦克已经达到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准,作战能力在一对一的前提下,足以与美国M1A2、德国“豹”2A6、英国“挑战者”2、法国“勒克莱尔”、以色列“梅卡瓦”4等当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较量。

  除了主战坦克,报告也表示中国的弹药技术在底排增程技术、弹道修正技术、穿破甲弹技术等领域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底排增程技术指的是根据气体热力学原理,在弹尾部加能、加热,提高这一空间的压力,从而减小底阻、增大射程。中国59式130毫米加农炮就是采用底排增程弹,射程从2万7000米增加到3万8000米,增程率达40%。

  报告说,在武器信息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国尚未完成武器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车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也缺乏统一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准还有差距。此外,在信息技术的前端技术方面,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随着空中目标的多样化,空中威胁与日俱增,防空任务越来越重,报告指出中国应该建立起反导、反直升机和反固定翼飞机的防空武器体系。

对于未来的发展,报告指出,电磁炮、电热炮、速射炮、用于侦查和排雷的武装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化系统等新概念武器,相较于传统武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中国应该在保持传统武器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概念武器。

  报告说,中国的武器技术整体而言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准存在较大差距。

日本侵占钓鱼岛30年

日本30年步步为营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

日本图谋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是经过长期周密策划的。他们采取渐进蚕食的方式,步步进逼,逐渐升级,企图积量变为质变。先造舆论后行动,先民间后政府,先政治外交挑衅后加强军事部署,强化所谓“实际控制”,妄图最终公开、正式、完全侵占之。

  首先,于1970年安排各项官方立法,系统地阐述了日本“拥有”钓鱼岛列屿主权的所谓“论据”,为此定下基调,成为日本历次官方发言人的誊本。嗣后几乎所有政党对钓鱼岛列屿的声明,都是其翻版。

  再者,大搞舆论宣传。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官方和右翼学者,组织了形形色色的研究机构,这类机构中,规模大者,拥有教授60名之多,所出版备忘录式的《尖阁列岛》特辑多达几十种,有的厚达400多页。他们还组织了包括外务省参议员、石油资源开发社长、政论家、国际法教授等在内的专门班子,在日本国家教育电视台(NHK),专门安排了关于“领有权思想、领土问题的认识”特别节目,要求加强对“尖阁列岛”的认识,强调石油对日本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尖阁列岛”对日本国防的重要性。

  还有,日本右翼学生组织,从1972年4月起,每天都出动若干辆小型巴士,每辆分乘八至十人,纷至东京各大车站等公共场所,长期进行巡回抗议示威,高喊“阻止中国对日本固有领土——尖阁列岛的违法侵吞”等口号。

经过日本大搞舆论宣传,日本舆论界起了根本变化,逐渐由谴责政府声称钓鱼岛列屿是“日本领土”的举动为军国主义复活之象征,是对中国的一种侵略,转而接受“尖阁列岛是日本领土”的论调,并支持政府再度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而敢于出来仗义执言者,则被右翼舆论责备为日本民族的“败类”、“日奸”。

  日本从1969年5月9日在钓鱼岛竖立“界碑”开始,近40年来,频频挑衅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主权。从1978年起,日本政府对民间右翼政治团体“日本青年社”,先纵容后配合,他们于长达20多年期间,频频在钓鱼岛列屿进行挑衅举动。例如:建灯塔,插上木制日本国旗,设置“小神社”,涂写标语等等,宣示所谓“日本主权”。

  从2002年4月1日起,日本政府明目张胆公开采取以国家形式“租用”钓鱼岛、南屿(日本称南小岛)、北屿(日本称北小岛)和正式“续租”黄尾屿。过去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主权的挑衅,主要是表面上无组织的非政府行为。而这次日本政府以国家形式进行“租用”钓鱼岛列屿,则是由日本政府公开出面,采取的是有组织的政治行为和法律行动,是将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公开化,由政府取代了民间右翼政治团体。

  此后,日本图谋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和掠夺中国东海资源的步伐越来越快,愈迈愈大,早已从幕后遮遮掩掩,公开走到台前。

  从2005年初起,日本就在琉球群岛驻扎了5.5万名重兵(占日本军队23%)和配备先进武器。现在,日本更加强在琉球群岛的海空军力量,其中派驻了12架F22战机,这是当前美国已服役的最先进战机。日本在琉球群岛的强大军事部署,就是针对中国,妄图最终公开、正式、完全侵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及其海域。

琉球(冲绳)地理位置和历史

琉球(冲绳)地理位置和历史

琉球,也就是所谓的日本冲绳。

琉球国位于散布在台湾岛东北和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总面积大约为3600平方公里,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是冲绳本岛,面积约1207.08平方公里。其次是奄美大岛,面积约712.38平方公里。1609年(明朝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萨摩藩入侵之后,琉球国被迫给萨摩藩割让了北方的奄美群岛。

琉球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他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1372年琉球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国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成立了历史上的琉球国。明朝册封琉球200多年后,日本看上了琉球王国。1609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派萨摩藩诸侯岛津氏向琉球敲诈钱财,遭到琉球国王的拒绝。岛津氏遂率军攻打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尚宁,逼其写下誓文,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日本将历史上的这次侵略视为“上贡”,并以此证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属”。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为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康熙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一八七三年,日本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三千登陆台湾,打算长期占领琉球和台湾。一八七五年,日本得寸进尺,大军开入琉球,禁止琉球进贡中国和受大清册封,用明治年号取代中国年号。虽然大清当时软弱无能,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始终坚持为中国所有。直到一八七九年日本政府推行“废藩设县”,强行搞了个所谓“琉球处分”,把琉球一分为二,北为日本领土更名为“冲绳县”,南为大清领土,并企图硬逼中国承认。

  日本窃居琉球三十六岛后,一八九五年挑起甲午战争,偷袭北洋舰队,迫使大清签定彻底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它窥视已久的宝岛台湾。但是日本并不满足于此,并再次把它的魔爪伸向另三个小岛群——钓鱼岛群岛、黄尾屿群岛、赤尾屿群岛。日本声称:日本首次提出钓鱼岛主权,是在朝鲜、台湾到手后天皇颁布的“勒令第十三号”,擅自宣布钓鱼岛“正式划入日本帝国版图”,归冲绳县辖制。这是日本最早提出拥有钓鱼岛的日子,比中国实质拥有该岛晚了一千多年!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投降,并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根据此约“日本只能保有本土四岛”,其它武力吞并的琉球群岛也必须放弃。中国总统蒋中正婉拒美国总统罗斯福将琉球交予中国的美意,但中华民国从未承认琉球群岛属于日本。战后此二地均为美军占领,虽然美国“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但也没有交给中国。一九四七年四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这两块“主权未定”之地交给美国“托管”。美国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不仅在当地禁用日本昭和年号,而且提倡一种与日文颇有出入的书面语言,直到六十年代后期,美国还在各种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冲绳”这一称呼。这样拖了二十三年后,美国最终还是把琉球送给了日本。国共两党从大陆打到两岸,并且一直打个没完,谁也不顾领土。而此时的日美两国已由仇敌变成亲家,不仅合穿上了一条裤子,而且在琉球、钓鱼岛问题上狼狈为奸。

  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依据只有两条:第一,钓鱼岛属于琉球;第二,琉球属于日本。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几乎只限于反驳“钓鱼岛属于琉球”,并一再论证“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却忘了琉球本来就不属于日本,日本占领琉球显然违背了《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如果我国政府断然高扬“琉球不属于日本”的旗帜,日本的所有论据都将不攻自破,不仅于法于理有助于确保我们的钓鱼岛主权,还能维护正义避免日本对琉球的非法恶意占领。可惜的是,国共两党忙于内战,都不愿增加外来的任何强敌,对琉球问题故意闭上眼睛,听任日美胡作非为。尽管两党对钓鱼岛主权予以明确宣示,基本上都只是被动地吆喝几句,面对日本切香肠式地步步推进,都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就这样我们坐看日本树立灯塔、赴岛考察勘探、修建机场,甚至坐看日本展开海上治安巡逻将我们的民间保钓人士撵的撵抓的抓。

  日本是个善于见缝插针的国家,它发现国共对峙,钓鱼岛无人值守,就想把它攫为己有。要占领一个本就不属于己的领土,就需要拿出适当的理由。日本的理由如上段所述,他们认为钓鱼岛原本就属于琉球国,而琉球国更名为冲绳后成为日本领土,所以钓鱼岛理所当然地属于日本。所以,假若钓鱼岛真的曾经属于以前的琉球,而中国又承认琉球是日本的领土,日本提出钓鱼岛主权主张就有些道理。基于此,中国予以大量的论证和批驳,旨在撇清钓鱼岛与琉球的任何关系,并且摆出钓鱼岛为中华领土的种种历史证据,却恰恰把“琉球不属于日本”这个最好的证据给忘了。所以这里必须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钓鱼岛真的与琉球没有任何关系吗?第二琉球真的属于日本领土吗?

  说钓鱼岛与琉球没有任何关系是痴人说梦。1817年,日本国掠夺了琉球王国将其编入了鹿儿岛,1879年废琉球而建冲绳县。1885年日本对钓鱼岛进行过实地调查,由于没有发现中国人居住和开发的证迹,遂判定该岛不属清国所有。1895年1月14日,日本内阁决定钓鱼岛与久场诸岛、黄尾屿为冲绳县所辖。这样至1945年日本战败,钓鱼岛周边的三大系列群岛事实上一直在日本的占领和统治下,也就是说,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钓鱼岛周边海域和岛群一直编列在冲绳县内。由此可见,钓鱼岛曾经“属于”琉球,尽管是日本强行占领并划并。当然,我们也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钓鱼岛是中国人率先发现并命名,一直独立于琉球国之外,并且在中华直接治下的版图之内。尤其是美国、前苏联、法国甚至日本等10多个国家近200种地图上,都曾明确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例如,1948年美国权威地图《新世界地图》一书中,就包括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进攻日占区时的疆域界限,地图中详列了日本管辖的全部岛屿,而钓鱼岛没有被包括在内。按照近代国际法对领土取得方法中的先占准则,钓鱼岛自古就属于中国;按照《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日本也不能拥有钓鱼岛,不仅不能占有钓鱼岛,而且连琉球都不是日本合法领土。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从毛时代以来,中国就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占有权,我们自己居然先违背了《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朝鲜战争以后,中美全面交恶,为了分化日美同盟,毛周很没远见地呼吁美国把琉球“交还”日本。朝鲜战争的挫折和此后越南战争的泥潭令美国感受到自我力量的有限性,为了更好地同苏联争斗,美国必须拉拢并控制日本,于是便顺着毛周的呼吁把琉球连同中国的钓鱼岛一同交给了日本。就这样,日本堂而皇之地重新占领了琉球,海峡两岸对此竟然毫无异议;就这样,钓鱼岛事实上置于了日本占领之下。

  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端,我们长期以来采取的都是守势,而日本却言语凿凿攻势逼人。既然无论历史还是国际法,钓鱼岛都属于中国,日本为何还要搬出其侵略扩张时钓鱼岛与琉球的强行关联要挟中国?这里有五个因由:第一,琉球主权根据国际法一直未定,但是,依据《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琉球首先不能属于日本,所以日本缺乏拥有琉球的法理基础。第二,海峡两岸的中国当局傻乎乎地违背了国际法精神,不仅默认美日私相授受,有的还公开推动美国“归还”。日本人就想了,既然《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可以不必遵守,为什么钓鱼岛就不能继续让它们占领?况且中国人还曾割让过台湾呢。第三,钓鱼岛和琉球都曾在美国的“托管”之下,是美国私自“送给”了日本,两国还因此签署了互利互惠的法律文件。既然美国“托管”之时中国没有拿回去,现在已经进到日本的嘴里了,自然就不想吐出来。第四,按照199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钓鱼列屿海域拥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沙群岛领土领海争执的总和。如果日本窃土成功,日本人就获得一个大陆架,他们会进而要求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中国不仅再也不算是海洋大国,而且日本的领土和领海还会急剧地增长。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就可以瓜分中国的东海大陆架,至少能攫取我们东海油气资源的一半。第五,在地缘政治上,钓鱼列屿位于台湾和琉球之间,处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一线,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也是防止中国海军向太平洋纵深地区进出的屏障,更是日本海上生命线的咽喉要道。如果日本完全控制了该海域,不仅中国海军被扼住了咽喉,使其获得进攻中国的理想前进基地,而且有助于确保日本东海霸主地位,为军国主义的再次复活埋下深厚的地理基础。现代高速战机和导弹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发动进攻的一方,防守一方极易陷于被动,因此尽可能地扩大防御纵深和进攻空间就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战略意义。显然,一旦日本彻底拥有了钓鱼岛,日本的战略纵深就会大大延展,我们的战略纵深就会同步急剧萎缩,假若中日再次开战,失去钓鱼岛的中国就会再次陷入战略窘境。总此以上五项理由,就可解释日本不惜代价染指钓鱼岛的行为。尽管如此,百草止水还是认为第一条最为关键,因为琉球是最大的一块领土和海域,日本当然想尽快通过国际社会的认可。

  那么日本怎样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呢?第一,既然是《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障碍了日本对琉球的合法占领,那么只要修改这些法律文件就行了。这两个法律文件是联合国成立的基础,也是联合国宪章的主要精神。依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二战五大战胜国担任,战败国不能成为常任。近几年来日本一直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其首要的改革目标就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体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和中国一样在安理会内分庭抗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修改联合国宪章,从而取消二战后加诸于日本头上的战败国头衔。只要日本战败国头衔一除,《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的弹性解释空间就会极其广大,日本对琉球的永久占领就不会再受国际法的束缚。所以,日本一直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为此不惜认捐仅次于美国的联合国巨额会费,以营造有利于日本进入安理会的国际舆论。当美国对联合国越来越不耐烦并强烈要求改革后,日本积极跟进猛烈鼓噪,并适时拉拢印度、巴西和德国组成四国联盟,试图浑水摸鱼混进安理会。第二,同中国展开钓鱼岛争端的凌厉攻势,以此逼迫中国同它划定海上疆域边界。中国同日本一直没有签署海上边界条约,尽管表面上中日只对东海部分边界存在争议,事实上整个东部海域上的双方边界一直未能通过法律界定。国际海洋法确立海上边界的原则有三:一、中间线原则,二、大陆架原则,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原则。依据这三原则,中国同日本的海上边界再明确不过了。可是,中国的疆界明确了并不意味着日本疆界的明确,中国边界之外的琉球群岛也不能因此属于日本。那么日本的海上边界在哪里呢?是在琉球和中国之间?还是琉球和日本之间?所以,日本要主动挑起钓鱼岛问题,不惜以此激怒中国,逼使中国同它展开海上边界谈判,从而间接实现中国在法律上确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英法核潜艇撞出的六大机密

 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和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均属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这次相撞暴露出六大军事机密。
  1。英法核潜艇的噪声小到难以探测的地步。2。执行战略值班任务时不使用主动声呐。3。北约“潜艇交通管制系统”不分享核武秘密。4。英法均找到了大西洋底最适合设伏的绝密地点。5。友好国家核潜艇也会玩“藏猫猫”游戏。 6。英国核潜艇指挥官经验与训练不足。

 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和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均属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这次相撞暴露出六大军事机密。

  1。英法核潜艇的噪声小到难以探测的地步。法国国防部长莫兰在解释这起事故的原因时打趣说:“这次相撞是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潜艇的噪声比一只虾的动静还小。”据此推测,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核潜艇已经解决了核潜艇的噪声问题,属于当今世界“最安静”的核潜艇。

  2。执行战略值班任务时不使用主动声呐。英国核武器顾问约翰·拉奇透露,为降低遭别人察觉的可能,英法核潜艇执行任务时都尽可能地关闭主动声呐和“其他一切可能的装备”,依靠被动声呐监视其他舰艇的动向。英国《每日邮报》17日也表示,相撞时,英法核潜艇的多数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双方时速仅为7公里。

  3。北约“潜艇交通管制系统”不分享核武秘密。美国《时代》周刊17日透露,为避免潜艇相撞,北约有一套“潜艇交通管制系统”。该系统目前由美国、英国、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在“不完全分享”,相互通报彼此潜艇在大西洋的部署与活动情况。因法国不是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成员,因此没有向北约提供其核潜艇活动情报。其实即便是铁哥们英美之间,也拒绝对各自核潜艇情报“完全交底”。

  4。英法均找到了大西洋底最适合设伏的绝密地点。英国皇家海军前潜艇指挥官福格森透露:“执行战略威慑任务的核潜艇,一般都隐藏在其他潜艇或者间谍飞机不容易发现的海域里。”如果英法两国核潜艇都掌握了相同的伏击地点,又在同一时间出现,双方的碰撞概率就提升了。

  5。友好国家核潜艇也会玩“藏猫猫”游戏。据《苏格兰人报》17日报道,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鲍勃·阿雷斯说:“英法核潜艇极可能是在进行‘藏猫猫’游戏,也就是彼此跟踪对方。”

  6。英国核潜艇指挥官经验与训练不足。英国皇家海军前军官麦克·克里奇雷表示,核潜艇在大西洋相撞的几率是“百万分之一”。现在相撞发生了,这跟英国军费预算连年遭削减,海军军官们实际操作经验不足有关。“据我所知,由于经费连年不足,海军军官们呆在岸上的时间比呆在海上的时间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