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作战使用

(一)作战任务

根据设计,F/A-22战斗机将要承担的三类任务:一是对付苏-30等空优战斗机;二是对付现代的地空导弹,打击时间敏感目标;三是参与巡航导弹防御。由于F/A-22具有超声速巡航能力,在对巡航导弹实施第一次攻击不中之后,可以发起第二次攻击。

(二)作战范围

可能随时从驻地快速转场至世界的各地区执行作战任务。并依靠隐形性能突击敌防护严密的纵深或核心目标。但是为了避免潜在对手可能动用精确制导武器对美国空军基地的打击,“猛禽”一般不会部署在一线机场,这决定了其将采取远程奔袭的战术,从后方基地到战区袭击后返回。

(三)兵力使用

在美国空军全球打击的战略行动中,将首先利用F/A-22的隐身优势,压制敌地面防空系统,然后用B-2A隐身轰炸机进行突防轰炸,打击敌防空和指挥系统,摧毁其防御体系,为隐身和非隐身作战飞机向战区部署,并实施大规模的空中突击行动创造条件,保持战区的空中优势,为后续联合打击部队开辟通道。按照美国空军的战略,执行全球打击特遣任务将由48架F/A-22战斗机(两个中队)和12架B-2轰炸机组成。另外,在美国本土防御中,美空军将出动E-10飞机和F/A-22协同行动,实施巡航导弹防御。

(四)武器使用

F/A-22可以携带“阿姆拉姆”中距空对空导弹、“响尾蛇”近程空对空导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小口径炸弹,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F/A-22携带不同的弹药:F/A-22以内挂方式携带两枚450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在主武器舱内侧与2枚AIM-120并排悬挂。在作战中典型的武器配备方案如下:

  隐形作战状态:20毫米M61A2机炮(480发)+4枚AIM-120A“阿姆拉姆”导弹(挂主武器舱内)+2枚AIM-9M“响尾蛇”导弹(挂在侧武器舱内);空空作战:20毫米M61A2机炮(480发)+6枚AIM-120C“阿姆拉姆”导弹(挂在主武器舱内)+2枚AIM-9M“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挂在侧武器舱内);对地攻击20毫米M61A2机炮(480发)+2枚AIM-120C“阿姆拉姆”导弹(挂在主武器舱内)+2枚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与AIM-120并排挂在主武器舱内)+2枚AIM-9M“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挂在侧武器舱内);

        非隐形作战状态:转场时,最多可在机翼下挂4个副油箱和8枚AIM-120“阿姆拉姆”导弹;空对地攻击时,20毫米M61A2机炮(480发)+2颗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挂在主武器舱内)+2枚AIM-9M“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挂在侧武器舱内)+机翼下挂载空对地武器。

F22性能

机长:18.9米;机高:5.08米;翼展:13.56米;机翼面积:840平方英尺;尾展:5.74米;水平尾展:8.84米;轮距:3.23米;推进系统:2台惠特尼F119-PW-100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推力:155KN;内部燃油:8323公斤;净起飞重量:1436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7216公斤;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1.5马赫;最大使用过载9G;最大攻角60°;作战半径:2170公里;实用升限:18000米。

F-22技术参数

F—22尺寸:翼展13.56米;机身18.92米;机高5.00米;机翼面积78.80米。重量:额定起飞重量27.216千公斤。动力装置:两台普惠公司的F119-PW-100带加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2×13,900公斤力)。飞行特性:最高飞行速度1950公里/小时;近地最高飞行速度1480公里/小时;实际最大飞机高度18,000米;作战半径1,300~1,500公里;最大使用过载9.0。
F/A-22的起落架    由于该机配备了两台高推重比的F-119涡扇发动机,在不使用加力的状态下,就能以M数1.5-1.6的速度巡航飞行,最大飞行速度M数为2.0,最大飞行迎角 75 度,最大起飞重量28000公斤,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达1450公里,航程为F-15飞机一倍。

F-22猛禽战斗机

基本资料
机员数 1
生产商 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
造价 约2.569亿美元/架
机身尺寸
翼展 13.56米
机身 18.92米
高 5.00米
机翼面积 78.80平方米
重量
空重 14,385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27,216公斤
动力
发动机 2 x 普惠公司F119-PW-100涡轮风扇发动机
推力 2x 155-178千牛顿
最大使用过载 9 G
飞行表现
最高速度 保密(估计约在2马赫)
超音速巡航 1.58 马赫
海平面最高飞行速度 1480 公里/小时 1.21 马赫
飞送航程 3200公里
实用升限 18,000米
武器系统
雷达 AN/APG-77
机枪 1x M61A1/A2 20mm 火神炮
炸弹 GBU-10, GBU-12, GBU-16, CBU-59, Mk-80s
导弹 对空:AIM-9, AIM-120
对地:AGM-62, AGM-65, JDAM
对舰:AGM-84
反辐射:AGM-88

火箭 NA
F-22猛禽(F-22 Raptor),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公司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匿踪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目前唯一面世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战机种。主要任务为取得和保持战区制空权,将是F-15的后继型号。

F/A-22是美国于21世纪初期的主力重型战斗机,它是目前最昂贵的战斗机。它配备了主动相控阵雷达、AIM-9X近程空对空导弹、AIM-120C中程空对空导弹、向量推力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接口等。在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不需要使用后燃器维持)、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雷达与红外线匿踪(隐身)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为现役F-15的2到4倍。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重型战斗机的霸主。研发F/A-22的的技术也同时应用到了下一代F-35“闪电II”(Lightning II) 身上。

开发历程
本计划原称作先进战术战斗机(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ATF)

1971年美国战术空军指挥部提出的下一代战机的研发计划。这个计划带动诸多1970年代的小型研究计划,美国空军原先打算于1977年到1981年之间以两组原型机进行试飞,可惜因预算不足而取消。当年美国战机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为第一优先,只要求空战时有足够自卫的能力。

1979年时,美国空军将对地攻击和空战性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同一层次。

1982年美国空军面对苏联战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空军准备使用F-15E与F-16担任对地攻击的任务、F-117进入试飞阶段,对地攻击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当年10月,最终定案的计划正式在最后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出。ATF的技术要求将以下五个特点集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侦测性(隱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不需使用后燃器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使用后燃器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能力。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F-22必须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 与YF-23的竞争试飞后,YF-22被美国空军选中继续研发。

1990年9月F-22的原型机试飞。

1997年9月EMD型飞机首飞。

2002年开始交付生产型飞机。
200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F-22在原型机时的编号为“YF-22”,发展型时为“F/A-22”。

2005年在美国空军正式服役的量产型则为“F-22A”。最初计划采购750架,经过两次削减最后确定的采购数量是179架,现已交机50架。

F-22的试验和改良十分细致和周到,因为美国空军认为“F—22并非今日所需,而是为了对付明天的威胁。因此,我们不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在研制,而是要回答今天所能预料的明天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问题。我们考虑的是美国空军明天的空中优势。因此F—22必须组合有最好的隱身性、超音速巡航。一体化航空电子系统、敏捷性以及作为制空权所需的对空、对地致命的打击和支援性。”
技术特点
F-22采用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隱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装在翼前缘延伸面(边条翼)下方,与喷嘴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隱身性设计,主翼和水平安定面采用相同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结构特点
在平面内为带高位梯形机翼的带尾翼的综合气动力系统,包括彼此隔开很宽和带方向舵并朝外倾斜的垂直尾翼,并且水平安定面直接靠近机翼布置。按照技术标准(小反射外形、用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用无线电电子对抗器材和小辐射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装备战斗机,其设计最小有交错射面为0.005-0.01平方米左右 (机密)。在机体上广泛使用含热塑(12%)和热作用(10%)的聚合复合材料(KM)。在批生产的飞机上使用复合材料(KM)的比例(按重量)将达35%。两侧翼下菱形截面发动机进气道为不可调节的进气道,为敷设发动机压气机冷壁进气道呈S形通道。发动机二维喷管,有固定的侧壁和调节喷管横截面积及按俯仰±20°角偏转推力向量而设计的可动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
航电系统
按TRW公司通用手册研制的整套综合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进行电子战的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机载雷达AN/APG-77和光电传感器系统EOSS,两个镭射陀螺仪的超黄蜂LN-100F惯性导航系统(HHC)。机载雷达为带电子扫描的主动定相天线阵,它包含了1000多块模组,其中使用了超高频率范围的单一积分系统技术。为提高隐蔽性,设计有雷达站被动工作状态,它保证雷达站以主动状态工作时使信号更不容易被截获。飞行员座舱内的自动仪表设备包括4台液晶显示器和广角仪表起飞著陆系统。

F-22的航空电子系统采用“宝石柱”计划取行的系统构形研究成果和许多新技术。这种可重构的系统构形,用外场可更换模件(LRM)取代了外场可更换部件(LRU)。各模件分别承担整个航空电子系统的一部分工作,各模件承担的工作与飞机执行任务时的飞行阶段密切相关。而且当某个模件发生故障时,可使用其他正常模件来承担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雷达
F-22的AN/APG-77雷达是1个用于探测目标的有源相控阵系统。它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 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超可靠雷达(URR)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固态相控阵(SSPA)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宽的频带。
武器
F-22基本武器都安装在机内。F-22设有三个内部武器舱,两个设在进气道旁(每个舱可容纳一枚AIM-9L/M/X导弹),另一个武器舱设在机身底部,可容纳4枚AIM-120A导弹或6枚AIM-120C导弹。另外内装1门6管M61A2火神机炮。
隱身状态

对空配备
2枚 AIM-9M/X
6枚 AIM-120C

对地配备(方案一)
2枚 1000磅联合直接攻击炸弹
2枚 AIM-9M/X
2枚 AIM-120C

对地配备(方案二)
8枚 250磅GBU-39小直径炸弹
2枚 AIM-9M/X
2枚 AIM-120C

非隱身状态
2枚 AIM-9M/X
6枚 AIM-120C或4枚GBU-39或2枚JDAM
4个 600加仑油箱或对地/舰武器
8枚 AIM-9M/X或AIM-120C

部署
美国本土和日本嘉手纳基地,共有8个中队。
用家
暂时美国是F-22的唯一用家
维护
F-22的战斗损耗率在十年后仅为F-15的二十分之一(在与俄制su-37的虚拟战斗中,F-22和SU-37的损耗率为1比10),维护人员将减半,一个中队20年中的维持成本将比F-15少5亿美元。F-22可进行“超视距作战”,
参考:
歼-8IIM型战斗机:机长21.59米,高5.41米,翼展9.344米,最大起飞重量18322公斤,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升限18500米,作战半径8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