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76的主要缺点

伊尔-76的缺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临界翼,运载/起飞重量比低.2、货舱宽度和高度小,装载适应性差.3、第一代涡扇发动机耗油大、噪声大.4、航电系统落后

 

伊尔-76的缺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临界翼,运载/起飞重量比低

伊尔-76的机翼、结构比较落后,升力系数较小,升阻比较低一、气动、结构比较落后。由于设计年代较早,伊尔-76仍旧采用比较落后的临界翼,而不是现代新型运输机普遍采用的超临界翼。临界翼让伊尔-76飞机升力较小,同时机翼的结构重量增加,加上飞机大量采用传统金属材料,因此飞机的结构重量较大,载重偏低。前面说过,伊尔-76的最大起飞重量接近200吨,载重只有40吨;而美国的C-17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60吨,载重已经超过70吨。前苏联新研制的安-70,由于采用了超临界翼和提高复合材料使用的比例,也让其在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30吨的情况下,载重超过35吨。

2、货舱宽度和高度小,装载适应性差

货舱偏小,伊尔-76的货舱尺寸为长20米×宽3.46米×高3.40米,容积为200立方米左右,由于宽度和高度较低,容积相对比较有限。特别是运载新型装甲车辆时就显得比较局促,这些车辆往往装备有齐全的观瞄、附加装甲,体积比较高大。

而C-17的货舱长×宽×高为26米×5.49×4.11米,容积高达500立方米以上。伊尔-76的货舱容积甚至还低于安-70和A400M,后两者的货舱的高度和高度都在4米左右,而长度接近伊尔-76的货舱,因此容积都在300立方米以上。这样伊尔-76在最大起飞重量是安-70和A400M差不多一倍的情况下,货舱容积居然比两者要小近三分之一,所以伊尔-76对于装载适应性是非常落后的。

 

3、第一代涡扇发动机耗油大、噪声大

伊尔-76采用的D-30KP发动机是第一代小涵道涡扇发动机注意其发动机比较细长三、发动机落后,伊尔-76采用的D-30KP发动机属于第一代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噪声大,以于许多欧美国家拒绝伊尔-76的降落。

4、航电系统落后

伊尔-76的航电系统落后,仪表多为传统指针式仪表四、航空电子落后,KJ-2000飞行仪表仍旧以老式的指针仪表为主,而KJ-200已经实际上了玻璃化座舱,这种情况下结果就是伊尔-76的空勤人员多达7人,而现代运输机只需要2人。

外媒:中国加紧研制第四代战机

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机歼-14“鹰隼”是一种全新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第四代战机大量采用隐形材料和技术,飞机起降性能有很大改善,其灵活性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战机的现有观念。

中国空军副司令员何为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披露,中国正紧锣密鼓地研制第四代战机,可能很快要进行首飞。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曾披露,中国第四代重型战机歼-14“鹰隼”是一种全新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飞机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战效能为设计目标,第四代战机大量采用隐形材料和技术,飞机起降性能有很大改善,其灵活性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战机的现有观念。

两大难题要攻关

《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中国第四代战机存在两个重大难题需要攻关,即发动机和雷达。第四代战机所需要的发动机,尤其在试验阶段,可能还是需要与俄罗斯合作,甚至进口俄罗斯制造的改良型AL—31FN涡扇发动机;第四代战机所需要有源相控阵雷达也需要和俄罗斯合作。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第四代战机,2006年第三代战机歼—10开始列装部队后,中国航空界加快了第四代战机、大型运输机等空军重点项目的研制进度。何为荣披露第四代战机很快将首飞,表明中国在大推力涡扇航空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两项关键技术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第四代战机不一定要使用俄罗斯的发动机,中国自己生产的“太行”涡扇发动机经过改进也有可能担负为第四代战机提供动力的大任。至于有源相控阵雷达,中国今年国庆期间亮相的“空警-2000”预警机,使用的就是国产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表明中国的雷达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有消息说,中国第四代战机歼—14将于明年首飞。

另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中航飞机公司总经理胡晓峰几天前对媒体说,中国200吨级(起飞重量)空军军用大飞机正在加紧生产制造,各项性能也处在紧张的调试阶段,预计具体的实物飞机将在今年年底亮相。

胡晓峰说,这个新型飞机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全部由中航工业西飞公司独立完成,它将是中国最大的军用大飞机。

北京有关人士指出,中国空军目前最大运输机一般只能装载50吨,与美国、俄罗斯有很大差距,投送能力不足也一直是中国军队的软肋。一旦批量拥有大飞机,将是中国军队投送能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空军开始向大国空军迈进。

 

战机的四代划分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喷气式战机出现以来,西方国家将战机发展分为四代:第一代是亚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86、苏联的米格-15等;第二代是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机,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4、苏联的米格-21;中国的歼-7等;第三代是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6,F-15,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等,中国的歼-10等。

第四代战机是具有隐身、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和信息化作战能特征的新一代战机。目前国际上已经投入使用的第四代战机以美国的F-22“猛禽”战机为主要代表,美国还在研制另一种第四代战机F-35。俄罗斯和印度也宣布将联合研发第四代战机(俄罗斯叫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