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航母:俄方专家揭秘

香港《南华早报》不久前连载了商人徐增平有关中国从乌克兰购买未被建完的“瓦良格”号航母过程的文章。系列文章立刻引发中国媒体的关注。很快,该文被译成中文并在很多互联网站上登出。

这段早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吸住世人的眼球。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为“卫星”网站撰写了两篇有关“瓦良格”的文章。文章对购买该航母的早被俄罗斯专家所熟知的过程进行了描述,但其若干细节却有别于中方的版本。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对“瓦良格”的认知要早于徐增平,甚至可追溯到苏联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苏两国恢复双边关系后,军事技术合作也很快展开。苏联解体前,中国朋友就已经了解到苏联的航母设计,同时,也熟知了包括苏-27K(后来的苏-33)在内的舰载机。

当时,因中方缺少必要的资金,有关航母的协议谈判一直举步不前。中国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为空军购买苏-27和其它重要方面。原则上说,苏联当时向中国出口航母的政治障碍已不存在。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立马停止建造,而航母本身也被封存。徐增平文中述及,航母发动机已经安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其实,在“瓦良格”停建之际,不仅动力系统已经各就各位,而且可以说,船上67.7%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比如,机械锅炉体系已经装完,电力供应已能接受,而且可以进行系泊试验。

“瓦良格”号主动力系统安装完毕,一方面给中国首艘航母入列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不少问题。该舰主汽轮机动力装置与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雷同,对于上世纪80年代来说,其先进性已显陈旧。它的结构有很多问题和限制,总体来说,可靠性极为低下,这一点,从“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航行实践就能看出。

大家都知道,中方在大连港对“瓦良格”航母部分主动力系统进行了拆卸,其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研究,也许也是为了对其进行完善。暂时还无法了解,中国专家在这方面有着怎样的进步,目前的“辽宁号”动力系统可靠性和完善性能有几何。但已被外界所知晓的是,“瓦良格”号供应给中国,以及文件呈交、设计局和工厂专家的参与,都加快了航母入列中国海军的步伐。

其实,当航母建造资金完全中断后,很多方面都对其产生了兴趣。中国并非唯一一个想购买“瓦良格”的国家。黑海造船厂(位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市)前航母总设计师瓦列里·巴比奇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指出。但以徐增平为代表的中国对航母的兴趣最浓。
也许,美国也曾准备付钱,以便航母不被中国“斩获”。但美国人却无功而返。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及在其后,乌克兰对出口没有什么有效的监控体系。不吝啬金钱的买家几乎可以从乌克兰工厂购买任何苏制武器或资料,哪怕美国人在政治层面施压。
当时,尼古拉耶夫市是苏联军事造船最重要的中心,因此,在苏联解体的时候,那里有大量船只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中国人完全有可能购买各种武器和电子装备。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有些交易的细节将浮出水面。
中国购买“瓦良格”并准备运往澳门,很难不让人产生内中的军事意图。要知道,中国人准备打造航母舰队以及对“瓦良格”的兴趣,早就是明摆着的事情。俄罗斯希望参与项目并藉此获得利润。原因在于,尽管船是在乌克兰建造的,但结构却是由圣彼得堡涅瓦设计局设计的。而且,很多装置和系统是在俄罗斯生产的,其中还包括苏-33舰载机。众所周知,谈判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一直延伸到2000年代初期。但却毫无结果,因北京想独自把航母建完。中国除购买“瓦良格”号外,还进口了苏-33、苏25UTG舰载原型机,然后就开始动手建造了。
在当时尚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还设有独一无二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基地。该基地拥有大量的航母专门装备,其中包括阻拦器。在乌克兰方面的允许下,中国人与基地进行了近接触。
中国从乌克兰获得苏联时期的硬件,使其能够独立建造航母而无需从俄罗斯正式进口技术和设备。也许,这样节约了一些资金,但很难说省了很多钱。另一方面,独自研究如此复杂的系统并建造类似的航母,总是需要很多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消耗。仅在2012年,这艘航母才在中国海军列装。而且,迄今为止,“辽宁”号也只能称作试验舰或训练舰。如果获得俄罗斯的正式帮助,那么续建航母和舰载机方面的任务,或在200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

那次行动的参与人倾向于夸大自身的作用。但实际上,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及苏-33舰载原型机,对中国来说,仅是意识形态和政治、而非军技领域的结果。如果无法将“瓦良格”号运回,那么也许,中国能更早地拥有自己的航母。但如果是这样,那么航母本身及与其相关的武器和装备系统,都将与“中国研制”的标签无关。
航母计划,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项目。其目的即在于获得新的潜力、发展本国工业,同时也在于巩固国家形象。该项目可以和载人航天事业相媲美。尽管,载人航天和航母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均依托于苏联和俄罗斯技术。但事实上,中国人控制这些技术的落实,对政府和人民来说都具有原则性的意义。
如果摒弃政治和意识形态,那么中国有很多简单和可靠的方法来开建航母。首先,中国有若干获得相应技术的渠道。比如中国人有机会研究澳大利亚退役航母“墨尔本”号。同样,能够对法国“福熙”号的结构和运行特性进行了解。后来,这艘航母被转给了巴西,取名为“圣保罗”号。这些,都是地道的西方技术。此外,中国还拥有从公开渠道收集技术信息的庞大体系及首屈一指的科技情报机关。

有关引进苏联和俄罗斯技术,中国也有多个可选方案。1990年,也就是在苏联解体前已就建造航母进行合作一事展开了谈判。解体后,谈判依然没有中断。作为航母设计单位的圣彼得堡涅瓦设计局,完全有能力为中国提供各种可能的协助。
如果中国借助于俄罗斯设计建造新航母,也许,可以避免1143.5 和1143.6、也就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和“瓦良格”号航母设计上的不足(这两艘航母仅在电子系统上有区别)。其中的缺陷是主动力系统不可靠且严重落后。如果新航母能在上世纪90年代或2000年代开建,也许这艘航母会早于“辽宁”号入列。毫无疑问,这将意味着不菲的外汇花销,但是,自己动手多年续建“瓦良格”号也并非节约多多。俄印合作经验表明,理论上看,尽管困难重重,双方还是可以将中国人购买的苏联“基辅”号和“明斯克”号打造成完全意义上的航母。

另一方面,从俄罗斯买许可证,也许中国出口航母设备及出口舰船本身会受到限制。俄方或将在签约时坚持囊括这样的责任。

再有,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和建造航母也是一个待选方案。但这将耗费更多时间,然而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相当的好处。苏联于上世纪80年代在没有任何外国帮助的情况下自行完成了此项工作。对于2000—2010年代的中国工业来说,这项任务也并非高不可及。毫无疑问,如果寻这样的路径,那么中国首艘航母将在2020年前问世。

中国购买“瓦良格”号,将本国多年的航母计划在理性时间内、且在耗费有限的情况下落实下来,并大大巩固了国家形象。如果乌克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撕毁交易,或者土耳其不允许船体通过海峡,那么中国也有多个发展航母的替代方案。如果是这样,中国也许会收获同样或更好的结果。

2013年11月16日 印度接收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

16日,俄罗斯向印度正式交付推迟了5年之久的航母,航母交付仪式将在俄罗斯北德文斯克北方机械制造公司举行。俄主管军工的副总理罗戈津、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和印度国防部部长安东尼代表两国出席仪式。这艘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的航母升起印度海军军旗后,按计划将于本月底驶往印度,预计明年2月抵达孟买港。印度现役唯一一艘航母“维拉特”号据称正驶往阿曼,准备护送新航母回国。为展示军事实力,这两艘航母预期将在阿拉伯海上一道航行。

16日,俄罗斯向印度正式交付推迟了5年之久的航母,航母交付仪式将在俄罗斯北德文斯克北方机械制造公司举行。俄主管军工的副总理罗戈津、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和印度国防部部长安东尼代表两国出席仪式。这艘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的航母升起印度海军军旗后,按计划将于本月底驶往印度,预计明年2月抵达孟买港。印度现役唯一一艘航母“维拉特”号据称正驶往阿曼,准备护送新航母回国。为展示军事实力,这两艘航母预期将在阿拉伯海上一道航行。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原为前苏联“基辅”级航母“巴库”号,1987年在苏联海军服役。1995年重新命名为“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由于维护成本过高,1996年退役。后来,经费短缺的俄罗斯提出将这艘退役航母作为礼物免费送给印度,只要印度支付对航母进行现代化改造和购买舰载机的费用。2004年,双方最终签署一份15亿美元的航母升级改造协议。按计划,航母应于2008年8月交付印度,但由于改装工程进展缓慢、整备更新等原因,双方进行了新的价格谈判,从而让航母交付时间推迟了5年多。

这艘航母的改装耗费印度23.3亿美元。如果再配备45架米格-29K以及其他设备,总成本将达50亿美元。印度认为,从改装开始,“俄就像在挤印度的牛奶,双方激烈的争吵曾让两国关系受影响”。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排水量4.45万吨,长284米,搭载米格-29K型战斗机、卡-31和卡-28型反潜和海监直升机。
米格-29K型战斗机可携带反舰导弹,作战范围约700余海里,空中加油后可增加至1900余海里。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还将搭载“海王”直升机和 “北极星”先进轻型直升机。

航母上有1600余名舰员,每月将消耗近10万卢比鸡蛋、2000升牛奶和16吨大米。

据印度海军透露,“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自持力为45天,负载8000吨,作战范围为7000海里(约1.3万千米)。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由8台锅炉驱动,最高时速可达30节。

美太平洋司令说中国两年后将拥有航空母舰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在美国国会众院听证会上表示,预计中国解放军在两年后将拥有首艘航空母舰。 国制造航母面临三个主要的技术问题。
首先是船的动力问题,中国在航空和船舶动力方面问题较多; 其次是航母飞机起飞的系统问题。美国航母所使用的是弹射器助飞,而俄制航母使用的是依靠飞机自身的动力弹跳起飞,因此对舰载飞机本身要求极高。 同时,舰载飞机在降落时承受的重力非常大,因此需要飞机本身非常坚固; 此外,由于需要在非常短的距离内起飞和降落,对飞机的发动机要求也非常高,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却是一个薄弱点。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在美国国会众院听证会上表示,预计中国解放军在两年后将拥有首艘航空母舰。

中国希望拥有航空母舰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今年三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就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他还说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 这也是中国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地正式表态。

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庆祝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接受官方媒体新华社的采访时也说,中共领导人把海军建设当作头等大事。 其中也暗示着中国将尽快打造成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从中国近年来竭力打造现代化的海军,以应对未来的所谓信息站、太空战、海陆空全面发展的战略思维紧密相关。 航母还被看作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海军的必备条件。

中国真的能在2012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吗?

美国军方关于中国建造航母的评价并非出于纯粹军事性的考虑,也有它的政治目的。

中国有可能在2012年把俄制航空母舰的船体建成,使之可以在海上航行。 但两年之后,中国绝不可能使其具备作战能力。中国拥有全面作战能力的航母需要20年的时间。 当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组建航母作战群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全球拥有航母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泰国等。同时还有一些国家具备制造航母的技术和能力,比如日本和巴西。 但是,真正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的航母国家却很少。而且按照美国的标准,打造一艘航母大概需要40亿美元,也只限于船体本身,不包括舰载飞机等。

中国制造航母面临三个主要的技术问题。

首先是船的动力问题,中国在航空和船舶动力方面问题较多;

其次是航母飞机起飞的系统问题。美国航母所使用的是弹射器助飞,而俄制航母使用的是依靠飞机自身的动力弹跳起飞,因此对舰载飞机本身要求极高。

同时,舰载飞机在降落时承受的重力非常大,因此需要飞机本身非常坚固;

此外,由于需要在非常短的距离内起飞和降落,对飞机的发动机要求也非常高,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问题却是一个薄弱点。

战略转变

中国积极打造航母最重要的是战略策略的转变。

截止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以国土防御为主,而国土防卫又侧重于陆地防卫。 但随着中国对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以及台湾海峡的争议,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等诸多因素,中国对航母的需求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同时,航母是军事实力的象征,中国打造航母还有一个面子的问题。

其次,中国也确实需要远洋海军,这是中国的主要出发点。

至于有了航母是否就能捍卫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问题,这主要看国际的形势、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及中国领导人的决心,并不在于中国的军力现在没有航母而不够强。

中国目前所建的航母对美国没有多大的威胁,至少目前它缺乏实际用途。

1998年中,中国采购了一艘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并于2002年开始在大连造船厂进行翻新工作。这艘航母将于2012年左右投入使用,可能会被用于进行基本航母技能训练。

关于中国航母的传闻

1. 中国获得了前苏联核动力航母的设计图纸
2. 瓦良格的改装
3. 成飞的“联合攻击战斗机” 舰载无人驾驶战斗机

本文汇总了几条关于中国航母的传闻,供军事爱好者参考。

1.     中国获得了前苏联核动力航母的设计图纸

《朝日新闻》:中国已经获得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设计图纸,该航母是前苏联计划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被命名为1153型,其尺寸与 “尼米兹”级相当,但前苏联的解体使其未及完工即遭拆毁。1153型的满载排水量高达78000吨,能够搭载至少60架战斗机和直升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型航母首次设计安装了蒸汽弹射器。

2.     瓦良格的改装

2008年12月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则显示,“瓦良格”号的舰艏部分和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已经被拆除。如果这是为了扩容,那么“瓦良格”号的舰载机数量有可能会提高1/3,即从22架苏-33提高到28~30架。

“瓦良格”号前部甲板下隐藏有反舰导弹发射管,虽然大大增强了单舰作战能力,但严重影响了机库容积。

3.     成飞的“联合攻击战斗机” 舰载无人驾驶战斗机

中国的无人机设计和制造部门在过去的十年中进步神速,再加上目前正在组建中的“北斗Ⅱ”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海军最终很可能会得到一款性能出色的舰载无人驾驶战斗机。

成飞公司正在考虑研制一款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相类似的产品。解放军将很可能会拥有一种F-35级的战斗机,包括常规起降型和垂直/短距起降型,其中后者将毫无疑问被部署到海军水面战舰上。

据传,中国海军计划建造6艘最新式的081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该舰应当具备搭载少量“中国版F-35”的能力。在攻击型潜艇和陆基战斗机的配合下,小型航母能够有效保卫海南岛以南甚至台湾以东的近海海域,从而节约大型航母宝贵的作战资源,使其能够在更远的地区充分发挥战略作用。

航空母舰的四个特殊功能

航空母舰的四个特殊功能1、立体编队作战。  2、控制范围广阔。 3、攻防能力均衡。  4、持续作战力极强。

航母的特殊功能主要表现为:
1、立体编队作战。航空母舰绝不是“一条在海上提供军用飞机起降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母在实战中编队使用,是一条铁律。在海战装备体系中,航空母舰往往等同于航母战斗群的概念。航母能够与40—60架舰载机、2—4艘导弹巡洋舰、2—4艘驱逐舰、2艘攻击潜艇和1艘快速支援舰编队使用,形成一个功能强大且完整的立体作战体系。航空母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会是一个人战斗。
2、控制范围广阔。航母编队一昼夜可机动航行1000多千米,单艘航母能在半小时内弹射20多架飞机,可连续对半径约1000千米的空域、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进行有效控制,巡航导弹更能准确打击1000千米外的陆上目标。
3、攻防能力均衡。航母编队具有远、中、近三层攻防火力配系,并依据距离的长短,配置相应数量和强度的装备及武器,对目标进行立体化搜索、拦截和有效攻击。这种大纵深、多层次、远中近、高中低多道设防的作战配系,使航母战斗群具有极强的攻防作战能力。
4、持续作战力极强。常规动力航母续航力有8000多海里,核动力航母续航力超过100万海里,一次续航时间长达2至4个月,大型核动力航母在不换燃料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航行13年。同时,航母具备在夜间和不良天气条件下连续作战的能力。航空母舰,已成为遏制地区冲突、实施威慑、海空封锁、对陆攻击等行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武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