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MRJ–ARJ21翔凤的对手

MRJ作为支线飞机,与ARJ21“翔凤”在飞机座级上相当,但在技术水平上有相当大的距离。

MRJ机身、机翼是复合材料的;选用的普惠发动机是属于新一代节油,环保,维护成本低的新代发动机;机上的系统也是按波音787的系统要求配置的。这些是ARJ21“翔凤”无法相比的:ARJ21机体材料仍是铝合金为主,复合材料使用率仅为1%,发动机是GE的CF34-10A老一代的发动机。

       MRJ喷气式客机(Mitsubishi Regional Jet,简称“MRJ”)是三菱重工推出的70至90座、最大航程1700公里的支线喷气式客机。

       2007年6月18日,三菱重工在巴黎航空展上展出了MRJ样机,并面向全球采购部件,同时向世界的各大航空公司推销飞机。2008年2月制造飞机主要系统的5家供应商业已确定,美国普惠发动机公司(Pratt&Whitney)将为其提供发动机。一旦确保100架订单,MRJ就将正式投产。未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亿日元,三菱重工出资过半,另据媒体传闻,丰田计划出资100亿日元。

       MRJ主要包括MRJ-70和MRJ-90两个系列,每个系列都包括基本型、延程型(ER)、远程型(LR) 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MRJ-70为70-80座,MRJ-90为86-96座。MRJ为40吨级的支线客机,该机最大速度可达0.82马赫,巡航速度为0.78马赫。航程最远的 MRJ-70LR航程可达3630千米,MRJ-90最大续航距离为3330千米。MRJ-90和MRJ-70在高度和宽度上完全一致,但长度多3米,推力也更大。 MRJ三面图http://itofly.com/?p=231

日本MRJ相对于ARJ21翔凤的优势

1.MRJ作为支线飞机,与ARJ21“翔凤”在飞机座级上相当,但在技术水平上有相当大的距离。

       MRJ机身、机翼是复合材料的;选用的普惠发动机是属于新一代节油,环保,维护成本低的新代发动机;机上的系统也是按波音787的系统要求配置的。这些是ARJ21“翔凤”无法相比的:ARJ21机体材料仍是铝合金为主,复合材料使用率仅为1%,发动机是GE的CF34-10A老一代的发动机。

      2.日本拥有研发国产飞机的优势

      多年来,日本一直承揽海外飞机制造厂商的外包业务,美国波音公司的新型787客机机体的30%零部件便由三菱重工等3家日本企业制造。这些经验都是日本研发国产飞机的优势。

ARJ21翔凤唯一的优势在于价格

MRJ造价大概在3000万美元左右,而ARJ计划造价是2700万元人民币。

支线客机行业内“五国大战”不可避免: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和巴西航空公司(Embraer)已具有生产支线飞机的雄厚能力,中国第一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飞机“翔凤”2007年底正式下线,俄罗斯苏霍伊(Sukhoi)公司的苏霍伊超级喷气-100(Sukhoi Superjet 100,简称SSJ-100)支线客机也在2007年试飞成功。

  由于市场上窄体飞机的需求增长并面临其他制造商的竞争,三菱公司销售艰难,与其当初预计新型支线喷气机系列约1000架的市场需求相距甚远。三菱重工(MHI)必将把目光投向国外航空公司,与中国竞争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目前对支线飞机增长的需求。ARJ21翔凤任重道远。

ARJ21-700飞机首飞成功

ARJ21-700 飞机发动机是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CF34-10A发动机。

      负责中国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项目研制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2008年11月28日在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试飞站为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进行了首飞。

       北京时间十二时二十三分,ARJ21-700飞机腾空而起,成功翱翔于蓝天之上。经过六十一分钟的首飞测试,下午13时24分ARJ21-700飞机顺利返航着陆。备受瞩目的ARJ21-700新支线飞机成功首飞,圆满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蓝天之旅。

ARJ21-700飞机首飞被允许的飞行高度最高达到900米。其设计飞行高度达11900米。

ARJ21-700飞机的成功首飞,使中国人自己完成飞机的总体、气动设计和综合集成的能力得以验证。

中国商飞公司将确保全面完成ARJ21-700新支线飞机试飞和适航取证工作、实现首架交付、努力取得商业成功,同时努力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客机的研制与商业成功。

ARJ21-700首飞成功后,飞机将进入试飞试验、适航取证等投向市场前的最后冲刺,预计在18个月内可交付首个用户,开始商业运营。

ARJ21-700飞机发动机是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CF34-10A发动机。

ARJ21-70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新型涡扇支线飞机,于2007年底在上海总装下线。飞机全经济级布局为90座级,满客航程为2225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4万零500公斤,最大航程为3700公里。

ARJ21-700也是世界首架完全按照中国自然环境设计的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飞机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昆明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环境要求。

中国国务院2002年4月正式为ARJ21-700飞机项目立项,肩负统筹中国客机项目研制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商飞公司)则在2008年5月成立。

ARJ21成为中国第一个外销欧美发达国家的飞机产品,目前国内外订单已达208架。商飞公司与美国GE金融航空服务公司本月初在珠海航展上签署了25架ARJ21-700飞机购买协议,涉及金额近8亿美元,是中国迄今最大飞机外销协议签署。

ARJ21-700飞机单价约2700万美元。

ARJ21-700 供应商列表

联合早报 评论:

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飞机正式飞入世界新型民用客机的行列。

BBC中国 评论:

中国研制这种短途飞机为将来研制大飞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种技术要求,中国实现自主研制大飞机可能还需要10年的时间。只要在民用飞机市场仍然保持正常趋势的话,那么中国依赖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来满足国内需要的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中国近日在南沙群岛扩建军事设施[Itofly第24期]

1.2008年11月18日中国海军远洋训练舰”郑和号”抵达了越南港口-岘港对越南作为期五天的访问。2.中国近日在南沙群岛扩建军事设施3.日本第二次试射海基拦截导弹失败4.面向发达国家市场、60至70座级,全新设计的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新舟700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将于2014年 投放市场。

1.2008年11月18日中国海军远洋训练舰”郑和号”抵达了越南港口-岘港对越南作为期五天的访问。

这是中越两国自1991年关系正常化以来,第二次有中国军舰到访。

越南认为和中国有主权争议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国之所以宣称拥有主权,就是当年郑和经过南洋的结果。

在这次”郑和号”访问岘港之前,美国海军的马斯廷号宙斯盾驱逐舰在上个月访问了越南。 如今”郑和号”的访问,则被看成是越南试图在中越和美越关系之间取得平衡。

郑和号此行还访问了泰国和柬埔寨。

2.中国近日在南沙群岛扩建军事设施

中国近日在南沙群岛中的永暑礁完成「第三代建设」,包括一些新的军事设备与军营房舍,还有防空炮、侦察雷达、后勤补给等,并已进行多次反登陆演习。 还在附近其它岛屿竖立天线,这些天线能够拦截附近国家的无线电通讯。

分析认为,永暑礁是中国控制的部分南沙群岛中最南端的一个,而藉由彻底掌握永暑礁,稳固中国对该岛以北岛屿的主权宣示。

3.日本第二次试射海基拦截导弹失败

日本防卫省20日宣布,海上自卫队“鸟海”号宙斯盾驱逐舰当天在美国夏威夷考爱岛附近海域试射“标准-3(SM-3)”型海基拦截导弹失败。

导弹试射于日本时间当天上午11时21分(美国夏威夷当地时间19日下午4时21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21分)左右进行。按照程序,美军首先发射作为目标的模拟弹,然后由“鸟海”号实施雷达侦测和锁定目标,并发射“标准-3”型导弹将其击落。但实际试射时,“鸟海”号发射的“标准-3”型导弹却在最后数秒钟内失去目标,未击中模拟弹。

虽然最终拦截失败,但对目标的侦测、追踪以及拦截导弹的发射都很顺利,整个系统的运作是正常的。防卫省和自卫队将对试射失败的具体原因进行调查。 这是日本第二次进行海基拦截导弹的试射。

2007年12月17日,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号”宙斯盾驱逐舰在夏威夷与美军太平洋舰队合作试射“标准-3”型导弹成功,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海基导弹拦截技术的国家。但上次试射时美军事先通报了模拟弹的发射时间,而这次试射却未事先通报,完全以实战方式进行。 此次耗资约60亿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的导弹试射的失败,将损害日本国民对导弹防御计划的信赖,对日本导弹防御计划的推进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的导弹防御体系由陆基“爱国者-3”型拦截导弹和海基“标准-3”型拦截导弹组成。“标准-3”型导弹负责在大气层外对来袭导弹进行一次拦截,如失败则再由“爱国者-3”型导弹在数十公里的高空进行二次拦截。日本航空自卫队今年9月在美国试射“爱国者-3”型导弹已获成功。

4.面向发达国家市场、60至70座级,全新设计的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新舟700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将于2014年 投放市场。

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20年全球支线飞机总需求为5300至5500架,其中涡桨支线飞机1900架。目前世界上只有3架主要的涡桨支线飞机生产商,分别是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法国的ATR公司和中国一航西飞公司。

西飞公司预测未来10年,新舟飞机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架,其中国内需求120至150架。

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目前已成功推出新舟60、新舟600两个型号,实现了系列化发展,新舟700是这一系列中的高端客机产品。 再过5年,中国将形成由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构成的高中低端合理搭配的系列化涡桨支线客机产品,并努力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涡桨支线客机制造商。

2000年研制成功的新舟60飞机,目前累计签订了149架合同及意向,已运营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上百条民航航线上,赢得了国际用户的赞赏;10月9日新舟600首飞成功,目前已签订12架合同和意向订单,将于2009年下半年取证并交付。 参:新舟600涡浆飞机特点

5.解放军报10日报道中国空军专业试飞员将试飞新一代重点型号战机,让人浮想联翩。

6.俄罗斯发射军用卫星

莫斯科时间十八时五十分,俄航天部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将搭载有一颗军用卫星的「联盟-y」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在九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莫斯科时间十九时,卫星开始接受航天部队指挥测量系统的控制,这颗军用卫星的代号被命名为「宇宙-二四四五」。

「联盟-y」号火箭为中型三级火箭,主要用来发射重量在七千二百公斤以内的载人和货运宇宙飞船及各种型号的卫星,能够将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该型号火箭上次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是在去年的七月七日。

7.空客中航合作遭遇挫折

不管波音还是空客,这些航空制造业巨头目前都是将自身的产品“在中国制造”,而非真正的“中国制造”。

已经签署框架协议的A350XWB宽体飞机5%工作包以及A320机翼第四阶段项目,陷入了停滞。 空客把价格压得太低了.这里所说的价格即空客将其零配件生产转包给中方合作伙伴,然后再从中方采购配件的价格。 

西安生产的机翼翼盒,要通过海运,到欧洲进行机翼的整体装配,然后再运回天津,通过天津总装线,把机翼装到飞机上。这样的话,海运的费用比装配的费用还要高,供应链的加长甚至可能使天津生产的A320系列客机成为“史上最贵的空客”。

目前与空客合作,障碍就在技术转让的程度上,空客忌惮我国民族航空工业发展以及‘大飞机’战略。

目前我国的复合材料研究的实力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是非常大,如果未来10年我国在相关复合材料上的研究还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国产大飞机研制很可能要受制于人。

中国商飞与GECAS公司的25架ARJ21-700飞机协议

11月4日,中国商飞与GECAS公司举行了25架ARJ21-700飞机购机签约仪式.这笔25架的飞机订单价值约7.331亿美元(50多亿元),平均ARJ21-700飞机的价格约为每架飞机3000万美元。GECAS购买这25架飞机后,将租赁给中国的航空公司,供中国的国内航线使用。

11月4日,中国商飞与GECAS公司举行了25架ARJ21-700飞机购机签约仪式,这一交易中国迄今最大的飞机外销协议,按照协议,这25架飞机将从2013年开始每月交付一架。

美国GE金融航空服务公司(GECAS)这笔25架的飞机订单价值约7.331亿美元(50多亿元),平均ARJ21-700飞机的价格约为每架飞机3000万美元。同时中国方面订购了两架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研制的”环球快车”公务机。这种飞机每架售价6千万美元,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的公务飞机。其买主包括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澳门赌王何鸿燊(上焱下木)。

但据外电报道,飞机租赁公司GECAS购买这25架飞机后,将租赁给中国的航空公司。

Mike Wilking, head of GE’s aviation sales for China, said GE, which supplies engines for the ARJ21, plans to lease the aircraft to China’s domestic airlines for use within China.

负责中国地区航空销售的主管Mike Wilking说,他们将把飞机租给中国的国内航线使用。

原来享受这些飞机的还是中国人民自己。

ARJ21-700动力装置——使用的是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CF34-10A发动机。GECAS是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飞机租赁子公司。
CF34-10A型发动机是GE公司最畅销的CF34发动机家族成员之一,是GE公司在成熟的CF34-10E型发动机基础上,专门为中国一航自主研发的ARJ21新支线客机设计的动力装置。2003年通过竞标,成为ARJ21-700型支线客机的动力装置。其额定推力等级为18000磅,代表了CF34发动机家族中较高的推力级别,它考虑了中国西部的高原、高温特点,将满足全系列ARJ21飞机的最大载客量和有效载荷要求。中国一航黎明将部分承担CF34-10A发动机的装配和试车任务。

我国首款涡扇支线飞机ARJ21-700将于2008年11月中旬实现首飞,这距离最初设定的首飞时间已经拖延了3年有余。

ARJ21-700飞机的详细订单见ARJ21的208架订单

ARJ21的208架订单

今日有消息称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11月4日下午),ARJ21将签下一份25架的海外订单。2008年3月,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GECAS)确认订购5架ARJ21-700飞机,另含20架购买意向。按预计每架飞机售2800万美元左右计,现有订单的总价值超过58亿美元。

今日有消息称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11月4日下午),ARJ21将签下一份25架的海外订单。但是这个消息和ARJ21-700的第一个国外客户GECAS文中谈过的是否重复呢?

目前,ARJ21的国内订单总数为181架,这些订单中,最大的单笔订单来自鲲鹏航空公司,包括50架确定订单和50架意向订单。

在国内市场的其余81架订单,分别是山东航空公司订购10架,上海航空公司订购5架,厦门航空公司订购6架,深圳租赁金融公司订购20架,上海电气金融租赁公司订购30架以及幸福航空公司10架购机意向。  

而在海外市场,老挝航空公司签订了2架意向订单。2008年3月,美国通用电气商业航空服务公司(GECAS)确认订购5架ARJ21-700飞机,另含20架购买意向。

按预计每架ARJ21飞机售2800万美元左右计,ARJ21飞机现有订单的总价值超过58亿美元。  

ARJ21飞机介绍:

ARJ21属于中短程涡扇飞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支线客机。目前生产的基本型为ARJ21-700,混合级布局78座、全经济级布局90座,动力来自两台通用的CF34-10A发动机。

ARJ21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的航空环境,能够适应我国西部地区的复杂地形和高原高温的特殊使用环境。标准型航程为2225公里,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增大航程型的满客航程为3700公里,能满足”点对点”瘦长航线的使用要求。  

与国际同类支线客机相比,除了速度快,机动性好的优势外,ARJ21还具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ARJ21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适应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同时,ARJ21客舱宽度达3.14米,达到了与干线飞机同等的客舱舒适性,而且增大了下货舱的高度和容积,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7立方米和20.9立方米的下货舱。  

ARJ21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经济性更强,低于同类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不过,可能由于我国复合材料应用水平欠佳,ARJ21的自重较大,燃油经济性方面可能受到影响。

ARJ21飞机三视图